校团委组织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参观校史馆
活动速递 | 校庆献礼,青蓝同行
为庆祝建校85周年,回顾学校的光辉历史,厚植师大情怀,校团委于11月4日下午组织校级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参观校史馆。
场馆巡礼 | 厚重历史,现代呈现
江西师范大学校史馆,这座承载着学校记忆的建筑,以校史变迁和办学历程为轴线,既呈现了学校先后七次迁址、六易其名、四度调整等重要历史时期,也展示了自建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办学成就,集中体现了学校一直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新时代同发展共奋进的光辉历程。
走进庄重大气的校史馆,学员们依次参观了序厅、壮丽历程、瑶湖新篇、追梦十年和校友风采展示区等18个功能板块。整个展区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1410平方米(包含校友书库),布展风格厚重、大气、简约、现代,充分融合了师大特色元素。馆内通过大量详实的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史料,辅以雕塑、部分场景复原等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学校8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现场直击 | 穿越时空,感悟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时而驻足凝视珍贵的历史照片,时而低声交流感想,时而认真记录笔记。一段段文字记录,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都在诉说着师大的沧桑与辉煌。从抗战烽火中的艰难创办,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从七次迁址的艰辛历程,到瑶湖校区的现代化新篇章,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学员心声 | 感悟校史,传承精神
值此85周年校庆之际,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校史馆。馆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无声地诉说着学校八十五载的风雨兼程。从战火中的艰难起步,到建设时期的砥砺前行,再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我深刻感受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与不易。一代代先辈和学长们用热血与汗水,铸就了今日学府的辉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这次参观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更加理解了“校训”二字的千钧重量,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将是历史的续写者,定当传承好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个人理想融入学校和国家发展的洪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奋斗为学校续写新的荣光!(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生物科学1班 李晓彤)
今天和大骨班同学们一同走进校史馆,在八十五载时光长廊中深受震撼。一张张泛黄照片记录着从白鹿开荒到瑶湖新篇的创业艰辛。我看着展柜里斑驳的讲义手稿,仿佛听见了穿越时空的上课钟声。作为师大学子,这次参观让我真切理解了“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深意。85年不仅是岁月的刻度,更是精神薪火相传的历程。我们站立的地方,正是前辈们用青春浇灌的热土。这份厚重的校史精神,必将激励我们这一代在新时代征程中续写荣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光芒。(体育学院2024级专硕2班 张津译)
驻足校史馆,85载风雨征程跃然眼前。从烽火中坚守教育初心,到新时代深耕立德树人,师大“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精神,始终与家国同频,这正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传承的精神根脉。作为一名师大的传媒学子,我在泛黄的校报、早期教学影像中,看到师大人以文化为笔、以责任为墨的担当。这让我更明晰: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要落实在专业实践中——用镜头定格母校育人成果,用作品传递师大红色基因。未来,我将以校史为镜、以信仰为炬,在传播正能量中践行使命,让青春在服务母校、奉献社会中闪光。(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班 张小玉)
使命担当 | 知史励行,强校有我
通过此次参观,大骨班学员们对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校训“静思笃行,持中秉正”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参观学习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传承师大精神、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美好大学、一流大学、模范大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传承历史薪火,勇担时代使命。此次校史馆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校史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将激励着大骨班的学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文/图:张小玉)

(图为校级大骨班一、二、三队学员)

(图为校级大骨班四、五、六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