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青鹿计划”第十四期学生骨干能力提升培训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8

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青鹿计划”第十四期学生骨干能力提升培训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夯实校级团学组织学生骨干的公文写作功底,提升其履职能力,11月4日晚,江西师范大学“青鹿计划”第十四期学生骨干能力提升培训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卢飞龙担任主讲人,为在场学生骨干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公文写作指导。校团委八大学生组织400余名学生骨干参与。

培训中,卢飞龙紧扣“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核心主题,从“公文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公文的种类和格式、公文的要素及写作注意事项”三个维度系统阐释公文写作的核心要点,为学生骨干搭建起清晰的公文撰写知识体系。一是在本质认知上求“深”,精准解读公文的含义、特点与核心作用,明确公文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的法定文书,具备“法定作者”“规范体式”“法定效力”等关键属性,既是单位履职运转的重要工具,更是学生骨干未来承担工作的必备技能,让在场同学深刻认识到公文写作的重要性。二是在规范运用上求“准”,细致梳理党政机关15种法定公文的适用场景,通过对比分析请示与报告、通知与通报等易混文种的差异,帮助学员精准区分文种使用边界同时,公文“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包含的18个要素,对字体字号、页码标注、附件说明等格式细节进行了细致交流进一步明确了公文规范格式的基础性、重要性三是在语言表达上求“精”,深入剖析公文写作的要素规范与语言要求,着重指出公文写作需严格遵循格式标准,熟练掌握“特此通知”“妥否,请批示”等专用语,确保内容严谨、表达精准。

本次培训聚焦公文写作的实用技能与核心要点,不仅校级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厘清了公文写作的提升方向,更帮助其构建起完整的公文知识框架。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详实、指导性强,为今后高效完成公文撰写任务、履行岗位职责、提升业务能力筑牢了坚实基础,对推动校级团学工作规范化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员课后感想(学生团工委毛子怡)

在本次“青鹿计划”的培训课堂上,卢飞龙老师围绕公文写作展开的分享,每一处讲解都如拨云见日,让我对公文写作从懵懂走向明晰。

卢老师的授课不仅让我掌握了写作的“术”,更让我领悟到文字背后的“责”——每一份文件都承载着工作的严谨与服务的热忱。

这场培训于我而言,是一次“文心”的觉醒。往后,我愿以今日所学为舟,在学生工作的文字海洋里,既守公文之“矩”,更抒服务之“情”,让每一份文件都成为连接工作与同学的纽带,让文字的力量在校园里真正“落地有声”。

学员课后感想(“青春师大”新媒体运营中心王紫薇)∶

卢老师对学生干部提出了“能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具有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综合能力”的殷切期望。

卢老师对公文写作的一些要求和格式标准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同时还说明了公文的四要素:主旨要正确、明确,体现机关意志;材料需收集、整理、分析;结构要言之有序、层次清晰;语言要明确、平实、简约。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参会的学生干部对公文写作的认识更加深刻,也将把培训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生活中。

(编辑/校团委新媒体运营中心 张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