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青研荟”思政专项课题招标公告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作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进一步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共青团全面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校团委、社会科学处联合发布江西师范大学“青研荟”思政专项课题。公告如下。
一、开展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增强共青团实践育人与思政课的耦合性,打造一批实操性强、体验感足、内容丰富的精品思政课程。
以课题申报与研究为契机,着力强化追求科学真理、服务国家人民的价值取 向,引导广大师生将个人学术追求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人类文明进步相结合,形成一批能解决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二、课题类型及数量
课题分为一般课题与重点课题,设立50项课题,其中,大思政课专项10项(2项重点课题、8项一般课题);学生专项40项(5项重点课题、35项一般课题)。
三、申报对象
根据课题专项类型,大思政课专项面向学校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的规定,专职辅导员是指在学院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等专职工作人员);学生专项面向学校全日制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研究生立项不低于30%)。
申报人可组队申报立项,但每个团队的总人数应控制在6人以内,大思政课专项团队中项目负责人1人,学生专项团队中指导老师1人、项目负责人1人。项目组成员须有明确的分工,在项目研究期间,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原则上不可变更。项目负责人只能主持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成员参加其他项目。
四、研究周期及资助经费
1.课题研究周期为1年,申请结题延长时间不超过1年。
2.重点课题:大思政课专项课题5000元/项;学生专项课题1500元/项。
3.一般课题:大思政课专项课题3000元/项;学生专项课题1000元/项。
4.按学校财务管理规定,项目立项后,由校团委资助经费50%(据实报销);项目通过结项验收后,由校团委资助经费50%(据实报销)。
五、申报条件
1.申报选题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
2.申报选题要求具有一定创新价值和理论水平,有一定学术深度或应用价值,要求立论依据充足,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可行。
3.大思政课专项课题原则上要求申报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重点课题申报人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学生专项重点课题原则上要求申报人为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或研究生。
4.课题项目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申报团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项目由承担团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资格。
六、结题要求
大思政课专项:一般课题需在学校认定的D类及以上级别发表研究成果;或形成具有共青团属性的精品思政课程(不少于40分钟的视频课程及教案,视频格式应为MP4/MPG/MOV/AVI,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帧率≥25fps)。重点课题需在学校认定的C类及以上级别发表研究成果;或在学校认定的D类及以上级别发表研究成果且形成具有共青团属性的精品思政系列课程(不少于120分钟的三节视频课程及教案,视频格式应为MP4/MPG/MOV/AVI,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帧率≥25fps)。
学生专项:一般课题需在学校认定的D类及以上级别发表研究成果(负责人排名第一或指导教师排名第一、负责人排名第二);或形成6000字以上调研报告;或获得省级以上A类学科竞赛成果(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所列的A类赛事认定,负责人排名前三)。重点课题需在学校认定的C类及以上级别发表研究成果(负责人排名第一或指导教师排名第一、负责人排名第二)发表;或形成10000字以上调研报告;或获得国家级以上A类学科竞赛成果(根据《江西师范大学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所列的A类赛事认定,负责人排名前五)。
七、有关事项
1.评选奖励。项目立项后颁发立项证书,项目通过结项鉴定后颁发结项证书。结项课题纳入学校研究生推免中所规定的大学生课题加分项。
2.责任分工。课题由校团委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社会科学处共同参与。
3.成果要求。课题成果使用权归属实施方与课题组成员共有,可用于非营利性宣传、展示、教学、出版等工作。所有研究成果需与所申报课题紧密相关,需标注“江西师范大学‘青研荟’思政专项课题成果”字样。否则,成果不予认定。
4.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5日。
5.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xnugqt@163.com,并打印一式三份,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校团委1309办公室。
联系人:蓝杨平 联系电话:88120102
附件:1.“青研荟”思政专项课题申报指南
2.“青研荟”大思政课专项课题申报书
3.“青研荟”学生专项课题申报书
校团委 社会科学处
2025年9月26日
附件一
“青研荟”思政专项课题申报指南
大思政专项选题方向参考:
1.“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2.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成效评估研究
3.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伦理边界研究
4.思政课教师队伍“六个要”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5.团课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探索研究
6.多元育人主体协同研究
7.“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8.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路径创新研究
9.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
10.社交媒体视域下的青年形象研究
11.革命文化资源创造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12.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化利用与传承研究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申请人可根据选题指南,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自行设计课题名称。
学生专项选题方向参考:
1. 青年学生思想类,可围绕青年政治认同、青年理论宣讲、青年使命担当、锤炼品德修为等主题范围开展。
2. 学科专业融合类,可围绕思政专业认同感、师范生能力提升,新文科、新理科及新工科专业与思政教育交叉结合点等主题范围开展。
3. 青年学生成长类,可围绕参与社会服务、就业择业观念、婚恋民俗文化、大学生身心健康等主题范围开展。
4. 创新创业教育类,可围绕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校友资源开发利用等主题范围开展。
5. 学生骨干能力类,可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学生组织社团思想引领、青年干部政治能力提升等主题范围开展。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申请人可从青年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中自拟选题。
附件二
“青研荟”大思政课专项课题申报书
课题分类:□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课题名称:
学 院: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共青团江西师范大学委员
二0二五年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江西师范大学科研管理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江西师范大学团委、社会科学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一式三份,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沿左侧装订成册。
二、表内项目一律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内容真实、字迹端正、清楚,空缺项填“无”,此申报书可复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负责人姓名 |
| 所在学院\部门 |
| 联系电话 |
| 职称\职务 |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超过5人) | ||||||||
姓名 | 性别 | 联系电话 | 所在学院\部门 | 研究特长及课题分工 | 职称\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主要观点、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以及实施步骤;3、预期价值:本课题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成果表现形式;4、研究基础: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以内)。(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
|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
四、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计完成时间 | 预计成果名称 | 预计成果形式 |
最终成果 |
|
|
|
五、经费预算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算额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算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计 |
|
六、审查意见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
评审委员审核意见: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
校团委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
附件三
“青研荟”学生专项课题申报书
课题分类:□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课题名称:
学 院:
指导老师: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共青团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
二0二五年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江西师范大学科研管理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江西师范大学团委、社会科学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一式三份,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沿左侧装订成册。
二、表内项目一律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内容真实、字迹端正、清楚,空缺项填“无”,此申报书可复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负责人姓名 |
| 所在学院 |
| 专业 |
| 学历层次 |
| |
指导老师 |
| 所在学院/部门 |
| 联系电话 |
| 职称\职务 |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超过5人) | ||||||||
姓名 | 性别 | 联系电话 | 所在学院 | 研究特长及课题分工 | 学历层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主要观点、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以及实施步骤;3、预期价值:本课题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成果表现形式;4、研究基础: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以内)。(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
|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本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研究的能力、专业背景和研究特长、研究时间、资料设备、指导老师等科研条件保证。
|
四、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计完成时间 | 预计成果名称 | 预计成果形式 |
最终成果 |
|
|
|
五、经费预算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算额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预算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计 |
|
六、审查意见
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
评审委员审核意见:
专家签名: 年月日 |
校团委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