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高校写作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赣水风流》(第二卷)评介

发布时间:2020-07-06


201910月,由江西省写作学会组织编选的《赣水风流——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获奖优秀作品选》(第二卷)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学会对该书的编辑出版高度重视,由时任学会会长、现任名誉会长邬乾湖教授亲任主编,时任副会长、现任会长冯昊教授任副主编,从而保证了所选作品的高质量。时至今日,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在此期间,常听到老师们谈论该书,无不认为该书编选精良,所收入作品,不仅反映出江西省大学生的良好的整体写作水平,更反映出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朴素浓厚的家国情怀。同时,也体现出江西省写作学会以及所属各会员单位(高校)对写作教育的空前重视和大力支持,从而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的高校在校学子,不断升华思想,磨砺文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记载人民的伟大航程,砥砺奋进,与时代共发展。《赣水风流》(第二卷)的出版,无疑是在省写作学会的推动下我省各高校深化写作教育和教学改革所取得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写作学会在江西省社联的指导下,在全省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学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究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写作学会首创的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自2002年始,已顺利地举办了14届,产生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优秀作品,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赣水风流》(第二卷)所收作品,就是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第9届至第14届江西省写作大赛获奖作品中次精选出来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化、民族国家、亲情乡情、风光旅游、人生感悟、校园生活等诸多方面。

翻开《赣水风流》的书页,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或登临郁孤台上,在秋风中怀想一代词人辛弃疾“习剑归来复洗笔”的风姿;或泛舟彭蠡湖口,望那一方清澈,宁静如日本徘句的古池,漂浮零星的落花,孕育寂寞或喧嚣” 。或徜徉于诗文之间,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追忆梦中西塘的烟雨长廊;或静坐于小小的梨花院落,看“爷爷就这样坐在梨树下,编织着竹筐,梨花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

他们写故乡的山,“映照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写故乡的水,“如同老人的心,在经历了沧桑后,沉淀下来的那种平和……滋润着一片土地,也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他们写父亲的扁担,“父亲将红砖挑上楼,满满的红砖把扁担压成了弓形,也把父亲的身子压成了弓形”;写奶奶的菜园,说“菜园之于奶奶,不亚于湘西世界之于沈从文先生,老北京之于老舍先生”。

《赣水风流》(第二卷)编选之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书中特别设立专辑,以志庆祝。专辑中,江西学子记述自己登井冈山、走英雄路的心灵历程,歌颂中国军人报效祖国、勇于牺牲的壮烈军魂,表现中国声音飘扬于爱琴海上的自豪,立下甘献青春热血为祖国的誓愿。

纵观全书,同学们的文字或许还有些稚嫩,但是,他们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朴素浓厚的家国情怀,却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常听有人说,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气,自我中心。但是,在他们的文字之中,我分明看见他们与父辈并肩前行,在祖国的大地上,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意气风发地奔向祖国的明天。

江西省写作学会为江西省一级学会,挂靠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该学会创办的“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已历经18载。大赛以“发现和培养写作人才,促进高校写作教学改革”为宗旨,以“描绘多彩生活,讴歌伟大时代,纵谈百味人生,抒写赤子情怀”为主题,为全省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锻炼的园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2013年,在邬乾湖教授的主持下,编选出版了《赣水风流》(第一卷),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赣水风流》(第二卷)就是在第一卷成功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苍茫赣水,日夜奔流。而今,江西省第十五届大学生写作大赛正如火似荼地进行之中。相信在江西省写作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将会越办越好,将会对全省高校写作教育和教学改革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文/图 文学院 夏成 编辑/校团委新媒体运营中心 谢欣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