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11月28日晚,政法学院于名达楼2307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讲座。政法学院副院长蒋九愚及政法学院部分学生参加该讲座。
讲座开始,蒋九愚副院长以自身学习十九大的体会为切入点,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强,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随后,蒋九愚副院长以《论语》和《老子》两部文化经典为例,具体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他从仁、君子两个概念,人与己、人与人、人与天命三个层面详细解读孔子的“仁”的核心观念,要求同学们用现代的眼光看待经典文化,学习先贤的内在品德,养成修身养性的习惯。蒋九愚副院长阐述《老子》核心观念“道”和“返璞归真的人生观”时,以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同学们对道的自然无为、虚静等基本特征有更深的理解。至此,蒋九愚副院长分享结束,讲座进入交流环节,同学们就如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现实中是否存在“君子”等问题积极发言,蒋九愚副院长从当今的社会现状出发回答同学们的问题。他表明,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需要同学去挖掘、去发现。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学习交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深度。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我们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努力学习并使之为社会服务。”(文/魏珍 图/政法学院编辑/校团委新媒体运营中心 曹集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