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了推进该计划的发展,4月8日下午2时许,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江西省十大IT青年——朱小刚教授做客第五季第二期《青春开讲啦》活动,为同学们解读“互联网+时代,如何抓住创新创业的好机会”。
据悉,朱小刚是南昌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研究生司、中央电教馆特聘教育信息化专家。2015年,他曾带队取得了教育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省级金奖、银奖,以及国家级铜奖。
随着IT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上升为了国家政策。朱小刚认为,同学们应当将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课本知识与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让所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相融合,通过计算机为不同行业服务。朱小刚借用新东方创办者俞敏洪的故事告诉大家,创业包含着辛苦、积累与机遇。他总结了需要同学们学习四项技能:一项绝技、知识全面性、团队重要性和发传单自己讲课。作为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必须有技能。他说:“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带刀”。
朱小刚还从大学生的优劣和劣势谈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生力军。大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本身的特点:教育水平较高,善于学习;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没有思维禁区,容易接受新事物等。但同时,大学生也有一些创业劣势:缺少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喜欢纸上谈兵;缺少资金等。创业适合于敢于冒险、坚忍不拔、善于把握机会、具有领袖魅力和责任心强的人。此外,朱小刚还以微信红包与支付宝的事例激励大家要有创新思维。他说:“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更不是抄,而是综合大家所长,站在前任的肩膀上。”随着讲解的深入,朱小刚就大学生创业将面对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说。他鼓励同学们参与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他认为这是积累经验的最好方式。
讲座最后,朱小刚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热情解答,让同学们对于互联网+、对于创业、对于未来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志者立长志”,他建议同学们尽快确定未来的方向,不断积累经验,与社会相融合。
互联网的出现是通信行业的颠覆,也是现代社会的颠覆。通过本期《青春开讲啦》,不少同学了解到了关于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增加见解,也学习到了创新创业的好方法,相信同学们将在如火如荼的创业大潮中一路高歌向前。(文/校青信 邬远遴 图/校青信 设计部 编辑/校青信 陈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