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陈斌华
嘉宾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新余市委书记 刘捷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信委主任 胡世忠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余梅
全国人大代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 刘三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行行长 倪百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梅国平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在全国两会现场,记者发现,创业创新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围绕体制机制、政府作为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
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
“对于新余来说,思想的解放,是重中之重。”刘捷说,很多商家来投资,最看重的是政府作为。经济下行压力下,政府创新是首选。政府层面的改革创新,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江西企业发展不足还是主要矛盾,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一定劣势。因而,需要政府进行引导,在全社会鼓励创新。
胡世忠介绍,去年我省强化了创新驱动,培育开发新技术新业态,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8条扶持政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通过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省共获得24161授权专利,比上年增长了74.7%。针对其中新产品推广问题,他建议,国家应抓紧制定新产品推广使用规定,加大创新型产品的使用力度,对新产品予以支持,促进社会创新。
余梅用身边的例子来说明政府支持的重要性。一年前,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到她所在的社区寻求支持,想开办陶瓷培训基地。社区经过考察,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结果他们仅用半年时间就把培训基地办了起来。如今,基地已成为社区居民活动平台,既有亲子功能,又可和谐邻里关系,还寓教于乐,传承了陶瓷文化。
加强新兴产业资本供给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保障的源头活水。”刘三秋介绍说,去年以来我省不断激发创业活力。全年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9.4万人,带动就业47.1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建议,国家在安排就业专项资金时应统筹考虑,把江西纳入即将启动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
“补经济发展短板方面,金融业大有可为。”倪百祥说,江西在改进金融方式,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空间。他建议,加大金融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资本供给力度。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特别要加强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借鉴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经验,在企业上市、险资入赣等直接融资方面加快步伐。
倪百祥认为,目前金融业主要风险来自于民间金融、互联网创新、内部管理问题。首要原因是立法,比如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性质,要怎么准入?在司法实践上应该怎么把握?相关立法还没有进行明确。他建议加强对民间投融资、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进一步健全金融立法。
典型引领培养创业创新人才
“目前全省创业创新形势十分喜人,可以说与发达地区处于同一起跑线。”梅国平说,江西这两年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创新典型,比如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的科研成果就拿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就下一步继续推动创业创新,梅国平说,首先要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在这方面,江西师大设立了江西高校第一个创业中心。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创业教育模块。在校内,设立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优惠政策。在校外,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校生姚智德受其影响,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就与学校后勤餐饮对接,承包了好几个食堂。
“还要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创业创新环境。”梅国平说,推进创业创新首先要在校园文化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比如江西师大原副校长廖维林就辞去了行政职务去创业,学校非但没有否定,还大力支持。如今,他所在的单糖研究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合,创办了好几家企业。全校范围内,也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梅国平觉得,学校对于教师学生的支持,要通过政策来体现,学校要尽可能为他们创业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链接: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6/03/12/014746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