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点燃梦想,挑战铸就辉煌。9月24日下午,我校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决赛模拟答辩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报告厅举行,校特聘教授李建德老师﹑文学院教授梁洪生老师及音乐学院教授吴艳老师担任此次答辩会评委,四支从省内脱颖而出的课外学术实践团队参与了答辩会,与会的还有各学院师生。
在主持人对答辩会各项规则作了详细介绍后,活动正式开始。第一组团队的作品是《信用共同体“贷”动小微企业创富梦―江西省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调查报表》。团队作品主讲人详细地介绍了研究此课题的原因,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的方案,还提出了信用共同体的概念。在专家提问环节,评委老师严格地对选手的课题内容提出苛刻的问题。选手们则根据老师的提问一一回应,作出详实解释。《“金溪现象”:中部县域经济崛起的探索―江西金溪县香料香精产业集群调查报告》是第三组队员的研究课题,由于临时更换了演讲队员,导致没能在规定时间阐述完学术报告,而且在提问环节没能就老师的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评委老师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提出了批评和改正意见。最后一组的课题名称为《新型油污吸附材料―超轻弹性碳泡沫》,超轻弹性碳泡沫是由化学化工学院项目团队研究的成果,产品对于吸收油污具有强大的作用。在发言环节,评委老师对此研究项目寄予厚望。
在答辩会最后,三位评委老师针对四支参赛队作了最后总结。总结中分别指出了各参赛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同时给出了切实意见。评委们希望各队伍能在模拟赛上发现自己的缺点,重视所暴露的问题,并用心改正,为接下来真正的全国大赛做足准备,展现师大学子的风采。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也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本年度我校有四支参赛队地作品入围了全国决赛的终审答辩环节。选手们经过充分准备后,定能在“挑战杯”国赛决赛上取得好成绩,为校争光。(文/校青信 傅伟明 图/黄佳 编辑/校青信 梁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