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 全国决赛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11-11-04

 

近日,备受各大高校关注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我校选送的5件作品(含“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作品1项)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同时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多年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获奖数量为历史之最,获奖等级追平8年前的最好纪录,总分在省内高校和全国地方师范院校的排名相应提前。

本届“挑战杯”以挑战青春,创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数百万大学生积极参与,来自全国305所高校的1252件作品参加终审决赛,参加现场问辩的作品637件,来自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300余所高校的3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我校5件参赛作品列入作品展示和封闭评审,最终由刘影、彭薇、舒晓波老师指导,余心乐、陈先福等同学完成的作品《疫情与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调查》获得全国二等奖;简敏菲、张英俊老师指导,高健等同学的《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构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为例》获得“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全国二等奖;周利生、戴利朝、樊明老师指导,王钰鑫等同学完成的作品《应对老龄化:中国生育与退休政策调适——基于中部三省的调查分析报告》,谢翌、李海红老师指导,钟美玲等同学完成的作品《农村顶岗实习教师情感体验个案研究》,喻林、刘荣春、徐莉、黄志刚老师指导,李政等同学完成的作品《创业转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渠道——基于江西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现状的实证研究》获得全国三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我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自20107月开始筹备参赛工作,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紧密合作、专家仔细评审、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梅国平校长书面评议和推荐学生作品,赵明副校长先后多次指导,关心评审报备和展示问辩情况,宣传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社科)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各相关学院给予赛事大力支持,校团委先后组织了多次校内评审会、作品完善培训会、答辩会,做了大量扎实的准备工作,在广泛征求校内外各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校内学术科技赛事及省挑战杯获奖的学生作品中层层选拔,最终确定此次参赛的5项作品。参加决赛前,各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夜以继日反复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认真备赛,展示了我校师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团委作为“挑战杯”的实施单位,将认真总结在该项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做好表彰总结工作,树立科研榜样,努力在青年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文、图/校团委)

 

附:我校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

全国二等奖

1、作品名称:《疫情与民生: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调查》

报送单位:地理与环境学院

作者:余心乐、陈先福、钟悦之、莫晓宇、蒋茜、王永超(政法学院)

指导老师:刘影、彭薇(政法学院)、舒晓波

2、作品名称:《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构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为例》(“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

报送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高健、刘文、李旭阳、王健、简龙平、李静

指导老师:简敏菲、张英俊

全国三等奖

1、作品名称:《农村顶岗实习教师情感体验个案研究》

报送单位:教育学院

作者:钟美玲、王露、陈超

指导老师:谢翌、李海红

2、作品名称:《应对老龄化:中国生育与退休政策调适——基于中部三省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送单位:研究生院

作者:王钰鑫、吴甘子、姜敏、李瑞青、汪毕文(政法学院)、张路正、王小红、王芃

指导老师:周利生(宣传部)、戴利朝(学报杂志社)

3、作品名称:《创业转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渠道——基于江西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现状的实证研究》

报送单位:商学院

作者:李政、刘强、康玎、黎超权、叶呈康、易天雯、李晓

指导老师:喻林、刘荣春、徐莉、黄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