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总队成立了一课题调研小分队。至7月5日以来,课题调研队分成两个小组,走访了徐家中学附近的好几个村庄,开展有关“留守儿童”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课题的调研。
“留守儿童”问题在乡村普遍存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等问题也是近年以来关注热点之一。调研队希望通过对这两个课题的调研,提高对“留守儿童”和“乡村医疗”问题的关注,为解决问题寻找更好的方法。
分队小组各自行动,来到殿下新村等村庄向村民们发放问卷。大多数居民都比较配合队员们的工作。但是语言的障碍导致的沟通不畅,是横越在调研队员和村民之间的最大问题。很多村民乡音浓重,队员们听不懂,只好请来当地小朋友来“翻译”。一些老人们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能理解和填写问卷,队员们就通过一对一问卷解说,由老人们口述回答,队员们帮助填写。通过努力,队员们终于克服了困难,将调研继续进行下去。
在调研中,队员们发现“留守儿童”在村子里普遍存在,而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父母双双在外务工,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回来,孩子们一年也难见父母几面。还有另一种较为特殊的“留守”现象,那就是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将孩子送到了发展较好地区的亲戚家寄养。留守儿童相对于普通小孩显得更为自闭,在与队员交流时眼神闪躲。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令同学们十分担忧。另一“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小组则走访了大部分留有老人的家庭,当他们问及乡村医疗的服务态度如何时,一位因曾被车碾而致手半残的大爷愤慨地说:“什么服务不都是一样,有钱才有态度!”望着大爷手肘以下的“空荡”,队员们的心顿时沉重起来,十分难受。也许只有真正为民服务,而不是为“钱”服务,乡村医疗服务水准才算提高。
几天的问卷调查,两个小组共发放回收了问卷80份左右,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他们表示今后几日的工作重心将会转移到其他更多村庄,进行更为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调查。(文/康璐 何静 图/叶禺星)